阴虚体质是指当脏腑功能失调时,易出现体内阴液不足,阴虚生内热的证候,常表现为形体消瘦,两颧潮红,手足心热,潮热盗汗,心烦易怒,口干,头发、皮肤干枯,舌干红、少苔,甚至光滑无苔,多因燥热之邪外侵、过食温燥之品、忧思过度、房事不节、久病之后而发病。发病倾向:易患虚劳、失精、不寐等,耐冬不耐夏,不耐受暑、热、燥邪。应以滋补阴液、佐以清热为治则,还应针对相关脏腑阴虚辨证,分别选用滋养五脏之阴液、佐以清五脏之虚热的方药,根据阴阳互根理论,加少量补阳之品。
阴虚质
干燥,缺水,上火,怕热
阴虚质是指人体精、血等阴液亏损,失去润泽脏腑、滋养经脉肌肤的功用,出现虚火上炎的偏颇。
只是看上去很健康。
①《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》是中华中医药学会于2009年4月9日颁布的国家标准。
② 多种体质并存是多数人的状态,不必过于担心,调整生活方式是有改变的可能的。
阴虚内热的表现症状
心烦失眠
阴虚者内火攻心,常感觉胸口烦闷,情绪不稳定,注意力不集中,晚上容易惊棒失眠。
水少而火旺,阴少而阳多
形体消瘦
阴虚者胃火旺,能吃能喝,但代谢快,怎么吃也不胖,形体精悍,肌肉松弛。
皮肤无华
阴虚者皮肤缺少滋润,干燥无华,面色不佳,还容易上火,常生口疮,舌头发红,常便秘
手脚发热
阴虚者体内火旺,导致“五心烦热”体温正常,但手心、脚心发热,冬天也是如此。
头晕易累
体内津液少则养分疏松不畅,且皆为旺火消耗,从而导致体力衰弱、头晕易累等症。
阴虚内热容易导致的疾病
结核病
阴虚者气血虚弱,阴精耗损,免疫力降低,病毒很容易乘虚而入,从而引发结核病,如肺结核、肠结核、骨结核、淋巴结核等。
习惯性失眠
阴虚内热者“五心烦热”,心烦不安,气候、情绪、饮食、环境稍有改变就容易导致失眠。
便秘
阴虚者体内缺水,容易引起肠道功能下降,导致便秘。而且小便也是量少且黄,即使经常喝水也很难改善。
色斑
阴虚者皮肤容易缺水,污物无法排出,从而生斑,尤其是阴虚火燥相结的色斑是很难袪除的。
口腔溃疡
阴虚内热者阼内火气很大,容易上火,从而引发口腔溃疡。而且阴虚内热者皮肤干燥,嘴唇容易开裂,更易产生口疮。
经期缩短
阴虚内热的女性往往会月经提前,经期缩短,如不及时治疗,甚至会产生闭经。
高血压、高血脂
阴虚者虽然消瘦,但阴虚到一定程度,体内缺水过多,就会导致血液黏稠,血脂升高。
心烦失眠
体内津液少则养分疏松不畅,且皆为旺火消耗,从而导致体力衰弱、头晕易累等症。
糖尿病
糖尿病初期,一般都是以阴虚为主,总是口渴,但喝多少水也不解渴,而且嘴唇干燥有如泛起白霜。
肿瘤
阴虚体质者长期情绪压抑再加上瘀血倾向,易患肿瘤,因此如果身体出现不明包块、硬结、便血等症状时要特别注意,及时检査。
造成阴虚内热的原因分析
经常熬夜
熬夜导致体内津液消耗,导致阴虚。女性经、带、产、乳等都会大最耗血,也易致阴虚。
情绪压抑
情绪长期得不到舒展,会郁结化火,从而促生内热,损耗阴精。
先天禀赋
父母是阴虚体质,很容易遗传给下一代。
食物辛燥
长期使用辛燥食物,如辣椒、姜、蒜等助生内火,易导致阳盛而阴衰。
长期服药
高血压、心脏病患者长期服用利尿药物,促进津液排出,从而促生或加重阴虚。
消耗阴气、先天因素、助长内热
阴虚内热体质:阴虚者内火攻心,常感觉胸口烦闷,情绪不稳定,注意力不集中,晚上容易惊棒失眠。
滋阴养血的良方调理
保持心情愉悦
心情愉悦可以平疏肝气,促进造血,增强免疫力。
饮食调养
多吃有助于造血的食物,戒烟少酒,不偏食,注意保持脾胃健康。
运动锻炼
坚持每天半小时运动,增强体质但中年以后不宜做磨损关节的运动。
滋阴养血,纠正阴虚
注意失血性疾病
失血性疾病要及早治疗,以免过度消耗血气。要尽量减少生育、流产的次数。
药物调养
使用有利于补养气血的药物和方剂,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调治,也可做成药膳。
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
劳逸结合,不天熬夜,作息规律,房事有节。
阴虚内热的起居养生
不可以剧烈的锻炼
阴虚者最好不要大量出汗,这样容易损耗阴气。所谓“夏练三伏,冬练三九对阴虚体质者并不适合。但并不是不锻炼,尽量选择比较舒缓的运动
保持生活环境湿润不干燥
阴虚者虽然喜欢冬天,但北方的冬天干燥,对阴虚者又是一大挑战,因此最好在室内安置加温器,保持周围环境的湿润。
不宜长做磨损关节的运动
阴虚者会较早缺乏润滑关节的阴液,以致关节涩滞,因此中年以后不宜再做磨损关节,尤其是膝关节的运动,如上下楼梯、登山、跑步等。
有条不紊,切勿急躁
阴虚者应妥善安排工作和生活,尽量避免着急上火、焦虑不安,因为这样容易伤阴,而伤阴就更易急躁,这样就陷入了恶性循环。
阴虚内热者的四季保养
春季阳气升发,阴虚内热者往往虚火上升,而且北方春季干燥,更容易患口腔溃疡、失眠、目赤等症状。宜服用三才封髓丹。
三才封髓丹含人参、天冬、熟地、黄柏、甘草。可泻火坚阴固精封髓。用于阴虚火旺、相火妄动、扰动精室之症。
夏季阳气极盛,是阴虚者最痛苦的一个季节,此时应少动,避免烈日暴晒,不可出汗太多,要保证充足睡眠。
可多吃西瓜、酸梅汤等加以缓解,也可服用西洋参、生脉饮等药物,或者在医导下服用维生紊C和B。
秋季是阴虚体质者的养生重点,需注意肺,肾的养生因为二者都是体内阴水之源。宜出游,多呼吸新鲜空气。
多吃滋润食物,如沙参、麦冬、百合、梨、柿子、玉兰、甲鱼、荞麦、银耳、莲子等。
冬季阴盛,是阴虚体质者最喜欢的一个季节,但冬季干燥,要注意多喝水,并加强对皮肤的保养。
少吃辛溫香燥之品,尤其是麻辣火锅,阴虚体质者本来火旺再吃这些无疑是火上烧油。
阴虚内热者的饮食宜忌
蔬菜类宜忌
宜:冬瓜、丝瓜、苦瓜、黄瓜、菠菜、藕、银耳、百合、豆腐、绿豆芽、金针菇、苋菜、荠菜、芹菜、茭白、白萝卜、茄子、西红柿、磨菇、紫菜、海带
忌:韭菜
荤腥类宜忌
宜:猪肉、猪脑、猪肺、猪蹄、兔肉、鸭肉、鹅肉、龟、牛蛙、螃蟹、鲤鱼、鳗鱼、河蚌、田螺、海蜇、皮蛤蜊、牡蛎、海参、鲍鱼、淡菜、鸭蛋
忌:羊肉、狗肉、虾仁、鹿肉、羊肾、鲢鱼、鳝鱼、鲥鱼
水果类宜忌
宜:甘蔗、香蕉、梨、柿子、批杷、柠掾、苹果、桑葚、芒果、菠萝、椰子、荸荠、罗汉果、莲子、菱角、西瓜、石榴、葡萄、惹米、芝麻、松子仁、黑豆
忌:杏、桂圆、黑枣、榴莲
调味品类宜忌
忌:葱、姜、蒜、朝天椒、花椒、茴香、桂皮、香菜
烹饪宜忌
宜:炖、煮、烧、煲、蒸、少许调味料
忌:炒、煎、炸、烤、放许多味精、辛香料